免费咨询热线

0310-8275478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地表水 UV 法 COD 监测:适配低浓度场景的技术优化

地表水 UV 法 COD 监测:适配低浓度场景的技术优化

更新时间:2025-09-28点击次数:35

地表水(河流、湖泊、水库)COD 浓度通常较低(多数情况下<100mg/L,清洁水体甚至<20mg/L),且含有藻类、浮游生物、溶解性腐殖质等,对 UV 法监测的 “灵敏度" 和 “抗干扰能力" 提出特殊要求,技术优化方向如下:

提升低浓度检测灵敏度

采用长光程流通池(15-20mm):根据朗伯 - 比尔定律,光程越长,低浓度有机物的吸光度信号越强,可将检出限降至 1-2mg/L,满足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-2002)中 Ⅲ 类水 COD≤20mg/L 的监测需求。

优化光学系统噪声:选用低噪声检测器(如光电倍增管 PMT,相较于普通光电二极管,信噪比提升 10 倍以上),并通过恒温控制(25±0.5℃)减少光源光强波动,使空白值标准偏差(σ)降至 0.001 以下,进一步降低检出限。

针对性解决特殊干扰

藻类干扰:地表水藻类(如蓝藻、绿藻)会吸附在流通池内壁,遮挡紫外光,同时藻类自身的叶绿素会吸收部分紫外光。解决方案:①采样管路前端加装 “藻类过滤装置"(如 5μm 滤网 + 离心分离),去除藻类颗粒;②定期(每 3 天)用稀盐酸(5%)清洗流通池,去除藻类附着。

腐殖质干扰:地表水中的腐殖质(如腐殖酸、富里酸)对 254nm 紫外光吸收强,且部分腐殖质不属于传统 COD 定义中的 “可氧化有机物",可能导致 UV 法与重铬酸钾法结果偏差。解决方案:①建立 “腐殖质校正系数",通过同步测量水样的 TOC(总有机碳)值,建立 CODUV 与 COD 国标法的相关性模型(如 COD 国标 = a×CODUV + b×TOC);②针对饮用水源地监测,直接以 CODUV 值作为 “有机物污染趋势" 指标,无需与国标法强行对标。

适应户外环境部署

地表水监测点多位于户外(如河岸、水库周边),仪器需具备:①防水防尘外壳(防护等级 IP65 及以上),抵御风雨、沙尘;②低温启动功能(支持 - 10℃至 50℃工作温度,配备加热模块防止冬季管路结冰);③太阳能供电适配(针对无市电场景,可配套太阳能板 + 蓄电池,确保连续运行)。



扫码加微信

服务热线

0310-8275478

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

3564226449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冀ICP备16027114号-4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