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咨询热线

0310-8275478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在地表水领域用UV法监测COD有哪些用途?优势有哪些?

在地表水领域用UV法监测COD有哪些用途?优势有哪些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5点击次数:28

在地表水监测领域,UV 法(紫外线吸收法)通过检测水体对特定波长紫外线(通常为 254nm)的吸收程度,间接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(以 COD_UV 或 UV254 表示),其用途和优势围绕地表水质量监测的核心需求展开,兼具技术特性与应用价值。

一、UV 法监测 COD 的核心用途

UV 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快速、实时反映地表水有机物污染状态,为水质评估、风险预警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,具体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:

1. 地表水质量常规监测与污染评估

有机物污染水平筛查:UV254 值与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(如腐殖酸、富里酸)及人为污染物(如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排放的小分子有机物)的含量正相关,可快速判断水体是否存在有机物超标(如超过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GB 3838-2002 中对 COD 的限值要求)。

不同水域污染对比:通过对河流、湖泊、水库等不同区域的 UV 值监测,可横向对比污染程度(如河流上游与下游、湖泊近岸与中心区),定位污染高发区域。

水质类别辅助判定:结合 COD_UV 与其他指标(如氨氮、总磷),可辅助判断地表水属于 Ⅰ-Ⅴ 类或劣 Ⅴ 类,为水质达标考核提供基础数据。

2. 污染溯源与应急预警

突发污染事件响应:当地表水出现不明污染(如工业偷排、泄漏)时,UV 法可实现实时 / 在线监测(响应时间通常 < 1 分钟),快速捕捉 COD 值突变,第一时间触发预警(如通知环保部门溯源、启动应急处理),避免污染扩散(如污染饮用水源地)。

污染源追踪:通过沿河流断面布设 UV 监测点,观察 COD_UV 值的变化趋势(如某断面后数值骤升),可快速锁定上游污染源(如工业园区、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口)。

3. 地表水生态与饮用水源地保护

饮用水源地风险监控:水库、湖泊等饮用水源地需持续监测有机物含量(有机物过高可能导致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超标),UV 法可实现 24 小时在线监测,及时预警有机物异常升高(如雨季面源污染、农业化肥流失导致的有机物增加)。

生态系统健康评估:地表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会导致溶解氧降低(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),引发水华、鱼类死亡等问题。UV 法可通过连续监测 COD_UV,间接反映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风险(如 COD_UV 持续升高可能预示富营养化风险)。

4. 污染治理效果评估

污水处理厂排放监督:对地表水收纳的污水处理厂尾水,UV 法可实时监测排放口下游的 COD_UV 值,判断尾水是否达标(如处理后有机物是否有效去除),避免 “偷排"“超标排放" 对地表水的影响。

流域治理成效跟踪:针对河流、湖泊的污染治理工程(如截污、清淤、生态修复),UV 法可通过长期监测 COD_UV 的变化趋势(如数值下降),评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。

二、UV 法监测 COD 的核心优势

相较于传统的重铬酸钾法(GB 11914-89,国标法) 或高锰酸钾法,UV 法在地表水监测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和应用优势,具体如下:

 

优势类别

具体表现

对比传统方法的价值

快速实时性

单次检测时间 < 1 分钟,可实现在线连续监测(如每 5 分钟输出 1 组数据),无滞后性。

传统重铬酸钾法需加热回流 2 小时,仅能进行实验室离线检测,无法捕捉污染突发变化(如瞬时偷排)。

无化学消耗

仅依赖紫外线照射和光信号检测,无需添加重铬酸钾、硫酸银等化学试剂,无二次污染。

传统方法需消耗大量化学试剂(如重铬酸钾为有毒物质),检测后产生的废液需专门处理,成本高且污染环境。

低成本运行

无试剂采购、存储、废液处理成本;设备结构简单(核心为光源、检测器),维护量小。

传统方法的试剂成本、废液处理成本占监测总成本的 60% 以上,且需专业人员操作维护。

适配现场监测

设备可小型化(如便携式 UV 监测仪),支持野外现场检测;在线设备可直接布设于河道、水库。

传统方法需采集水样后带回实验室,受采样、运输、保存过程影响(如有机物降解),数据准确性易下降。

可实现自动化

可与物联网(IoT)系统结合,自动采集、传输、分析数据,生成趋势曲线和预警信息。

传统方法依赖人工采样、实验操作,无法实现大规模流域的自动化监测网络建设。

三、注意事项(局限性补充)

UV 法虽优势显著,但需注意其局限性,避免数据误判:

 

干扰因素:水体中的浊度(悬浮物)、硝酸盐(NO₃⁻)会吸收 254nm 紫外线,可能导致 COD_UV 值偏高。需通过预处理(如过滤除浊、补偿硝酸盐吸收)或算法校正(如建立 COD_UV 与浊度、硝酸盐的关联模型)降低干扰。

需与国标法校准:UV 法为间接法,需通过大量实验建立 COD_UV 与国标法 COD(COD_Cr)的线性关系(如 COD_Cr = a×UV254 + b),不同流域的校准系数需单独确定(因有机物组成不同)。

不适用及端水质:对高盐度(如河口地表水)、高浓度悬浮液(如暴雨后浑浊水体)的监测准确性需进一步验证,需结合其他辅助指标(如浊度仪)综合判断。

 

综上,UV 法在地表水 COD 监测中,凭借快速、低成本、无污染、可自动化的优势,成为常规筛查、应急预警和在线监控的手选技术,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流域的实时污染管控;同时需通过校准和干扰校正,确保数据与国标法的一致性,为地表水质量评估提供可靠支撑。



扫码加微信

服务热线

0310-8275478

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

3564226449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冀ICP备16027114号-4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

Baidu
map